2025 高枕頭推薦|這 7 款專為肩寬 × 側睡族打造

最新床墊品牌推薦:買床必看
TOP 5
用最專業的技術對各大品牌床墊進行測試。以最客觀的角度,隨時更新並推薦台灣床墊品牌,詳細解說以及第一線試睡,提供真實的使用者心得,讓選床墊不再是一件頭痛的大事。

文章目錄

(僅整理網友討論,不代表本站立場,詳細資訊仍以各品牌官網為主)
⭐高枕頭推薦-簡介表
🏆推薦品牌📋推薦原因📏枕頭高度
Emma 石墨烯黑鑽記憶枕有助肩頸痠痛12公分
特別適合側睡的人
支撐佳、睡姿穩
有門市可以試躺
躺起來不悶熱
高度可以自己調整,覺得太高就拿掉一層
Imager 37 易眠枕用好幾年都還是回不去11~13公分
睡起來支撐力夠、脖子有撐住
有人甚至說「一生推」
想窩枕平價又好睡12公分
枕套很親膚
推薦給想找便宜又實用的枕頭新手
仙度瑞拉水冷膠枕(麵包型)高度可調整15公分
人體工學設計
現場可試躺不會被推銷壓力轟炸
推薦給喜歡清涼感、重視貼合度的人
覺醒家居冰鋒涼感記憶枕少數會主動問「你家床軟硬怎樣」再幫你配的9~13公分
有四段高度可調整:正睡+側睡都適合
不會悶熱
不會落枕
附的涼感枕套夏天睡爆讚
適合:怕熱流汗族群
LoveFu 月眠枕可以自己調高度5.5~13公分
對正睡或側睡的人都友善
自從換這顆,晚上可以一覺到天亮
脖子不再卡卡的
家人也跟著一起入坑
王樣の極夢枕有網友自己是愛用者,說真的有像「懶骨頭枕」的躺感12公分
支撐不會太硬
送禮很有質感
有不同系列高度可以選
適合喜歡低一點枕頭的人
(手機建議橫向模式,有助文章閱讀體驗)

本文整理高枕頭推薦

7 款「專為肩寬 × 側睡族打造

高枕頭。

想知道大家都推哪些高枕頭

高枕頭挑選時又有什麼眉角?

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
2025 枕頭推薦|這 50 款超好睡(全網最齊/分類整理/持續更新)
2025 枕頭推薦 Mobile01|這 10 款不踩雷、防落枕、超耐用
2025 枕頭推薦 Dcard|這 10 款讓你跟落枕說👋
(本文於 2025 年 07 月 25 日更新)

2025 最新床墊品牌推薦:買床必看

用最專業的技術對各大品牌床墊進行測試。以最客觀的角度,隨時更新並推薦台灣床墊品牌,詳細解說以及第一線試睡,提供真實的使用者心得,讓選床墊不再是一件頭痛的大事。

▋高枕頭推薦整理

⭐高枕頭推薦整理
🏆品牌📋特色📏高度💰價格
Emma 石墨烯黑鑽記憶枕有助肩頸痠痛12公分$3,499
特別適合側睡的人
支撐佳、睡姿穩
有門市可以試躺
躺起來不悶熱
高度可以自己調整,覺得太高就拿掉一層
Imager 37 易眠枕用好幾年都還是回不去11~13公分$3,200~$8,500
睡起來支撐力夠、脖子有撐住
有人甚至說「一生推」
想窩枕平價又好睡12公分$2,280
枕套很親膚
推薦給想找便宜又實用的枕頭新手
仙度瑞拉水冷膠枕(麵包型)高度可調整15公分$3,000
人體工學設計
現場可試躺不會被推銷壓力轟炸
推薦給喜歡清涼感、重視貼合度的人
覺醒家居冰鋒涼感記憶枕少數會主動問「你家床軟硬怎樣」再幫你配的9~13公分$4,100
有四段高度可調整:正睡+側睡都適合
不會悶熱
不會落枕
附的涼感枕套夏天睡爆讚
適合:怕熱流汗族群
LoveFu 月眠枕可以自己調高度5.5~13公分$4,590
對正睡或側睡的人都友善
自從換這顆,晚上可以一覺到天亮
脖子不再卡卡的
家人也跟著一起入坑
王樣の極夢枕有網友自己是愛用者,說真的有像「懶骨頭枕」的躺感12公分$3,601
支撐不會太硬
送禮很有質感
有不同系列高度可以選
適合喜歡低一點枕頭的人

高枕頭推薦 TOP 1:Emma 石墨烯黑鑽記憶枕

高枕頭特色有助肩頸痠痛
特別適合側睡的人
支撐佳、睡姿穩
有門市可以試躺
躺起來不悶熱
高度可以自己調整,覺得太高就拿掉一層
高枕頭高度12公分
高枕頭價位$3,499

▲影片來源:德國Emma

了解更多

高枕頭推薦 TOP 2:Imager 37 易眠枕

高枕頭特色用好幾年都還是回不去
睡起來支撐力夠、脖子有撐住
有人甚至說「一生推」
高枕頭高度11~13公分
高枕頭價位$3,200~$8,500

▲影片來源:Imager-37

了解更多

高枕頭推薦 TOP 3:想窩枕

高枕頭特色平價又好睡
枕套很親膚
推薦給想找便宜又實用的枕頭新手
高枕頭高度12公分
高枕頭價位$2,280

▲影片來源:兔兒毛毛姊妹花

了解更多

高枕頭推薦 TOP 4:仙度瑞拉水冷膠枕(麵包型)

高枕頭特色高度可調整
人體工學設計
現場可試躺不會被推銷壓力轟炸
推薦給喜歡清涼感、重視貼合度的人
高枕頭高度15公分
高枕頭價位$3,000

▲影片來源:仙度瑞拉床墊

了解更多

高枕頭推薦 TOP 5:覺醒家居冰鋒涼感記憶枕

高枕頭特色少數會主動問「你家床軟硬怎樣」再幫你配的
有四段高度可調整:正睡+側睡都適合
不會悶熱
不會落枕
附的涼感枕套夏天睡爆讚
適合:怕熱流汗族群
高枕頭高度9~13公分
高枕頭價位$4,100

▲TPE 材質示意影片/來源:J-bedtime床寢時光

了解更多

高枕頭推薦 TOP 6:LoveFu 月眠枕

高枕頭特色可以自己調高度
對正睡或側睡的人都友善
自從換這顆,晚上可以一覺到天亮
脖子不再卡卡的
家人也跟著一起入坑
高枕頭高度5.5~13公分
高枕頭價位$4,590

▲影片來源:LOVEFU大島樂眠 – 睡眠代名詞

了解更多

高枕頭推薦 TOP 7:王樣の極夢枕

高枕頭特色有網友自己是愛用者,說真的有像「懶骨頭枕」的躺感
支撐不會太硬
送禮很有質感
有不同系列高度可以選
適合喜歡低一點枕頭的人
高枕頭高度12公分
高枕頭價位$3,601

▲影片來源:鈴木太太。

了解更多

▋枕頭如何挑選

📌要點 1:親自試躺

▲示意圖/圖片來源:iStock.com/Kosamtu

要點說明
挑選枕頭時,記得一定要「親自試躺」,這是避免買錯的關鍵。

曾經因為沒試躺,買回家發現枕頭太高,結果脖子僵硬又頭痛?請一定要好好看下面的步驟。
具體步驟
1. 直接到現場試躺找一張和自己床墊「差不多硬度」的床,帶著「自己的睡姿」去試。

若仰睡比較多,試的時候特別注意脖子有沒有被撐得太高。

試躺時稍微抬起頭,感覺後腦勺是否能自然貼在枕頭上。
2. 仰睡要找頭部微微向下傾的角度理想枕頭高度讓頭部和床墊成「10 度角」,這樣頸椎才不會受壓。

聽起來有點學術,實際做法可以「用手機自拍」,看脖子有沒有「明顯被抬高」。
3. 側睡的話要看脊椎有沒有平直側睡試枕頭時,可以「用手摸一摸脖子和肩膀的位置」,看枕頭有沒有「完全撐住」。

如果頭歪一邊(比如向下沉或向上翹),就請店員幫忙看一下,確認「頭和脊椎在一條直線上」,這樣才能減少壓迫。
4. 試睡幾分鐘,感覺血液循環不要只躺一下就決定!」之前發生過只躺 10 秒就覺得「好像 OK」 結果買回家,睡久了發現脖子酸得要命?

請「試躺至少 5 分鐘」,感受脖子和肩膀有沒有壓迫或麻麻的感覺。

那種感覺很微妙,但一定要注意,不然回家後悔就來不及了。
5. 拍照、記筆記,防止選錯因為現場試了太多枕頭,後來腦袋都混亂了?那就「每試一個就拍個照,記下品牌、感受和材質」,這樣回家比對起來比較清楚。

麻煩嗎?其實很值得!找到命定枕頭是能讓你用好幾年都很滿意的。
💡延伸閱讀:
Analysis of the pulmonary functions of normal adults according to pillow height(根據枕頭高度分析正常成人肺功能)

📌要點 2:方便翻身

▲示意圖/圖片來源:iStock.com/Liudmila Chernetska

要點說明
在睡眠中,「翻身是幫助身體進行自我修復和消除疲勞的重要動作」,翻身可以促進體液循環,讓身體順利完成各種任務。

實際上,挑枕頭真的不只是「躺起來舒服就好」,翻身這件事很容易被忽略,但它「直接影響睡眠品質」。
具體步驟
1. 翻身順不順,試了才知道以前買過記憶枕,剛開始覺得超服貼,結果睡到半夜翻身時,頭被黏住一樣轉不動,醒來整個肩膀僵硬?

請挑新枕頭時「直接在試躺的時候測試翻身」。

先仰睡,再慢慢把頭轉向一邊,看頭「能不能自然滑動」。

如果枕頭太硬或材質太黏,翻身真的很卡,當場就知道不適合。
2. 從仰睡翻側睡很關鍵翻身不只是動頭而已,「整個肩膀和脖子的感受也很重要」。

試的時候,請從「仰睡慢慢翻到側睡,感覺肩膀和脖子有沒有壓力」。

如果翻到一半覺得卡住或頭會掉下去,那就表示這枕頭對你來說「支撐力不夠」; 若回彈剛剛好,翻身超順,那這個枕頭應該很適合你。
3. 測試不同方向的翻身不只要試仰睡翻側睡,側睡翻另一邊也要試,甚至從側睡翻回仰睡。

試的時候可以「用手輕輕摸自己的脖子和肩膀」,確認脊椎是不是還「平直」。

翻身後若覺得頭晃來晃去,脖子懸空,那就要慎思。
4. 翻身後的感覺要特別注意翻身後,會靜止幾秒,感受脖子和頭是不是還舒服。

如果翻完需要重新調整枕頭,那基本上這款枕頭就不太適合,長期下來容易睡不好。
5. 材質和高度真的很重要有些枕頭形狀設計得太複雜,像是那種一邊高一邊低的,翻身時常常會不小心睡到不對的位置,整個脖子都歪掉。

平坦、簡單」的枕頭其實更適合多次翻身的人,如果你常翻身,就要特別注意。
💡延伸閱讀:
晚上翻來覆去就是睡不好?睡覺翻身「○○次」都算正常!促進血液流通、調整皮膚溫度...醫揭睡覺翻身的4好處

📌要點 3:定期調整

▲示意圖/圖片來源:iStock.com/Ralf Geithe

要點說明
很多人選了枕頭就覺得可以用到底,但其實「人體和睡眠環境都在變化」,枕頭需要定期調整才能跟上需求。

例如,健身後肩膀變寬,側睡時發現枕頭不夠高,脖子被壓得不舒服。更換了軟床墊或季節變換時穿的睡衣不同,枕頭的高度就需要微調。

此外,枕頭用久可能會「失去彈性或變形」,這些情況也會影響睡眠品質,因此枕頭「需要定期檢視並調整」。
具體步驟
1. 檢查枕頭高度,確保睡得舒服偶然發現最近早上起來脖子有點僵硬?這時可能是「枕頭高度已經不對了」。

直接躺下測試,仰睡時看頭和脖子是不是「維持自然的角度」。

如果覺得下巴被頂起來,代表枕頭太高;相反,如果「感覺頭往後仰得很不自然」,那就是枕頭太低。

或是試著側躺,結果發現肩膀和耳朵之間有空隙,當下就知道枕頭該換了。
2. 試著翻身,看是不是卡卡的翻身「超容易被忽略」,請試著從仰睡翻到側睡,感受枕頭有沒有跟著頭自然移動。

如果翻到一半覺得頭被卡住或需要用手撥枕頭,那就要考慮是否更換枕頭。
3. 環境的改變也要考慮有次換了軟床墊,睡起來超級不習慣?很可能是因為「原本的枕頭高度已經不適合新的床墊了」。

床墊變軟後,枕頭需要更低一點才不會讓脖子懸空。

還有夏天睡薄睡衣和冬天睡厚睡衣,這些「小細節」其實也會影響枕頭的感覺,所以請隨著季節微調枕頭。
4. 檢查枕頭本身的狀況枕頭用久了會塌,壓下去回不來的時候,就算高度看起來還行,實際睡起來支撐力已經不夠,翻身根本轉不動。

所以請每「半年」按壓枕頭檢查彈性,覺得不行了就直接換。
5. 實際用幾天來確認調整是否有效每次調整枕頭,請至少用「三天」感受效果。

曾經換了比較高的枕頭,結果睡了幾天後肩膀反而更僵硬?這種感覺只有用幾晚才知道。

📌要點 4:側邊加高

側睡時肩膀會墊高,若枕頭「側邊高度不足」,容易造成脖子懸空、肩膀被擠壓。建議選擇側邊有加高設計的枕頭(「12 公分⬆」),才能有效撐起肩頸,「填補與枕面之間的空隙」減少肩頸痠痛風險。

📌要點 5:耳朵凹位

側睡時建議選「枕頭兩側有凹槽」或「中間有耳朵凹位」的設計,這樣耳朵才不會被壓到,頭也比較不會一直歪來歪去,睡起來比較舒服也不會被吵醒。

▋枕頭更換時機

枕頭多久換一次-簡介表
警訊檢查步驟
1. 側睡時脖子酸1. 先側躺,讓自己放鬆
2. 用手摸摸看支撐夠不夠
3. 頭歪了就請人幫忙看一下
4. 翻個身,看看枕頭會不會亂跑
5. 躺個幾分鐘,觀察肩膀的感覺
2. 血液循環不好1. 試睡至少 5 分鐘,別偷懶
2. 麻麻的感覺別忽略
3. 翻身卡住不順1. 躺下試翻身,別只看舒服不舒服
2. 翻身看看頭跟不跟得上
3. 肩膀有壓迫感就是問題
4. 模擬多翻幾次,看枕頭穩不穩
5. 按壓看看回彈快不快
4. 早上脖子僵硬1. 躺下感覺脖子的角度
2. 用手摸摸脖子下方
3. 翻個身試試看
4. 睡幾分鐘看感覺
5. 注意起床後的狀態
5. 睡眠環境改變1. 換了床墊就要重新試枕頭
2. 夏天和冬天枕頭感覺不一樣
3. 睡幾天觀察早上感覺
💡延伸閱讀:
枕頭多久換一次?這「5 個警訊」千萬別再用!

枕頭高度選擇

選擇枕頭高度,最重要的就是「睡姿」、「體型」和「床墊」。

各種睡姿適合的枕頭高度

▲示意圖/圖片來源:iStock.com/Voyagerix

  • 側睡:頭和床墊之間的距離最大,需要較高枕頭來填滿空隙,讓脖子和脊椎維持水平,建議 13-15 公分。
  • 仰睡:建議選擇 10-13 公分的枕頭,不要讓脖子過度彎曲或拉直。
  • 趴睡:趴睡的時候,你的頭會轉向側面, 建議選擇比較低的枕頭, 7-10 公分。

簡單來說,你的頭和床墊之間的距離越大,需要的枕頭高度就越高。

睡姿建議枕頭高度
側睡13-15 公分
仰睡10-13 公分
趴睡7-10 公分

體型和床墊的影響

除了睡姿,體型和床墊也會影響你適合的枕頭高度。

  • 體型比較大肩膀比較寬:因為頭和床墊之間的距離比較大,所以需要比較高的枕頭。
  • 床墊比較軟:因為身體會陷進床墊,頭和床墊之間的距離就變小,所以需要較低枕頭。
  • 體重比較重:需要比較高的枕頭(或是比較硬的枕頭)才能得到足夠的支撐。

▋高枕頭品牌精選

🏆精選 1:德國 Emma(記憶枕頭系列)

簡介Emma 是一家來自德國的睡眠科技公司
目標是提供高品質的睡眠體驗
強調優質睡眠對日常生活、情緒穩定和工作效率的關鍵作用
特色榮獲全球 60+ 睡眠大獎認證
採用三層記憶棉結構,可依個人需求調整高度與軟硬度
提供兩款選擇:石墨烯黑鑽記憶枕(頂級款)、經典記憶枕(高 CP 值入門款)
全台免運、30 天免費試睡,支援分期 0 利率付款
價位$2,099~$5,890

▲影片來源:德國 Emma

🏆精選 2:Imager-37(V 型枕)

簡介IMAGER-37」意指偵測人體 37℃ 體溫,自動塑形、服貼支撐
採用溫感調溫材質,可依體溫調整支撐與柔軟度
榮獲長庚醫院採用,台塑集團員工指定配發
價位$6,400~$7,000

▲影片來源:Imager-37

🏆精選 3:想窩(想窩枕)

簡介用了不會落枕的枕頭
翻面就能換高度,怎麼睡都剛好撐住脖子
不管是仰睡還是側睡,都有被撐起來的安心感
價位$2,280

▲影片來源:想窩 The Cave

🏆精選 4:仙度瑞拉(水冷膠枕-麵包型)

簡介一到夏天就睡到流汗、脖子濕黏?現在換這顆涼感枕,整晚不悶熱
側睡也不會壓到肩膀,還能自己拍形狀調整高度
涼、軟、有撐托感
價位單購 $3,000/顆|床墊加購價 $2,000/顆 

▲影片來源:仙度瑞拉床墊

🏆精選 5:覺醒家居(冰鋒涼感記憶枕)

簡介讓你「從熱醒▶️一覺到天亮」
頭不悶、脖子不痠
高度還能自己調整,不管正睡、側睡都撐得住
價位$4,100

🏆精選 6:LoveFu(月眠枕)

簡介這顆月眠枕 3.0,讓你早上不再肩頸痠痛
高度可以自己調,怎麼睡都貼合
睡不習慣還能退貨,找枕頭踩雷人的救星
價位$4,590

▲影片來源:LOVEFU大島樂眠 – 睡眠代名詞

🏆精選 7:鈴木太太(王樣の極夢枕)

簡介不管正躺側睡都超貼合
頭不會晃、脖子不痠,枕套又涼又滑
睡一晚就知道它跟一般枕頭差在哪
價位$3,601

▲影片來源:鈴木太太

▋五大床墊推薦品牌 | 床墊推薦(Top 5 best mattress)

2025 最新床墊品牌推薦:買床必看

不知道怎麼選購床墊?有哪些床墊品牌推薦?TOP5 用最專業的技術對各大品牌床墊進行測試。以最客觀的角度,隨時更新並推薦台灣床墊品牌,詳細解說以及第一線試睡,提供真實的使用者心得,讓選床墊不再是一件頭痛的大事。

▋📚參考資料

  1. How To Choose Your Ideal Pillow Height
  2. Pillow Height: How High Should Yours Be?
  3. Adjustable Pillow Height Guide: Finding Your Perfect Fit

» 更多推薦:

【2025 最新】畢業送什麼花?教你一次挑到心儀的畢業花束
提升蛋白質吸收率的 7 個秘訣,選對時間與食物組合很重要

更多精選文章
搜尋更多優質好文
更多精選文章
本周熱門文章
返回頂端